「設計 傳單」不單單是將圖片和文字拼湊起來,而是一門精準的行銷科學與視覺藝術的結合。一張成功的傳單,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,精準地完成訊息傳遞和引導行動的雙重任務。
本實戰指南將帶您走過傳單設計的五個核心步驟,確保您的設計不僅美觀,更具備強大的轉換能力。
設計傳單的第一步是決定「外型」。不同的尺寸與摺法,會影響資訊的佈局和最終成本。
| 尺寸規格 | 說明與應用場景 | 優勢與考量 |
| A4 (210 x 297mm) | 最常見,適用於資訊量較大、需要詳盡介紹的產品或服務。 | 資訊承載量高,視覺衝擊力大。成本稍高,派發不易攜帶。 |
| A5 (148 x 210mm) | 標準傳單大小,最常使用。適用於活動促銷、課程介紹等。 | 成本與效益平衡點,易於拿取,內容空間足夠。 |
| A6 (105 x 148mm) | 小巧輕便,適用於優惠券、簡單的活動提醒或店面位置圖。 | 成本最低,方便夾報或放置於信箱。資訊量必須極度精簡。 |
| DM折頁 (對摺、三摺) | 適用於需要區分內容層次、提供地圖或菜單的場合。 | 內容可分區塊呈現,提升質感。設計難度較高,需考慮摺疊線。 |
📌 設計師重點提醒: 在開始設計前,務必與印刷廠確認「出血線」與「安全線」的規格,避免重要內容在裁切時被切掉。
好的排版是有效傳達訊息的骨架。您必須引導讀者的目光,從最重要的資訊,逐步過渡到行動呼籲。
「F」型路徑: 適用於資訊量較多的傳單。讀者通常會先掃視頂部橫向(主標題),接著向下掃視左側,再看中間的橫向重點。設計時,重要資訊應放在這個路徑上。
「Z」型路徑: 適用於簡潔、視覺主導的傳單。目光從左上角(Logo/主標題)移動到右上角(時效性優惠),再斜向下移到左下角(次要資訊),最後停留在右下角(CTA/地址)。
視覺焦點: 確保傳單只有一個主要的視覺焦點(如產品圖或人物),避免視覺元素過多造成混亂。
區塊化設計: 使用色塊、線條或邊框將不同類型的資訊(如產品介紹、優惠活動、聯絡方式)區隔開來,提升結構性。
傳單的文案設計必須極度精煉和目標導向。您的目標是讓顧客快速理解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能給你什麼?」和「你現在該做什麼?」
吸睛標題 (Headline): 必須包含強烈的好處或好奇點。
例如: 「告別加班惡夢!這套軟體讓您工作效率翻倍。」
核心利益點 (Key Benefits): 用簡短的項目符號列出顧客最關心的3-5個好處。
明確行動呼籲 (CTA): 絕對不能模糊。必須包含動詞和行動誘因。
例如: 「立即掃碼領取限量免費試用!」、「憑券至本店享8折優惠!」
必要聯繫資訊: 地址、電話、QR Code(連結至網站/社群)。確保資訊清晰且易於聯繫。
印刷是傳單設計的最終呈現,對手感、質感和成本有決定性影響。
紙質:
銅版紙 (Glossy): 表面有光澤,色彩鮮豔,適合有大量圖片或對色彩要求高的傳單。最常見。
道林紙 (Matte/Woodfree): 表面無光澤,適合文字較多、注重書寫感的傳單(例如:優惠券或表格)。
磅數(厚度):
80g - 100g: 較薄,適合大量派發、成本導向的傳單。
150g - 200g: 較厚,有質感,適合作為產品型錄或高端品牌宣傳,不易折損。
上光/霧面: 上光增加亮度;霧面增加質感與耐看度。
軋型(異形裁切): 將傳單裁切成特殊形狀(如產品形狀),能瞬間從制式的方型傳單中脫穎而出。
設計傳單不是終點,追蹤效益並進行優化才是成功的關鍵。無論您設計得多麼精美,如果沒有帶來轉換,那就是一張昂貴的廢紙。
A/B測試: 設計兩款不同CTA或主視覺的傳單,在相同區域派發,比較哪一款帶來的來客數更高。
數據分析: 追蹤傳單上的專屬優惠碼或QR Code的兌換率。
區域調整: 分析不同派發區域或時間的轉換差異,優化派報策略。
透過這五個實戰步驟,您的傳單設計將不再憑藉感覺,而是基於策略、數據與視覺引導,真正成為提升您業績的強力行銷工具!
您想了解更多關於「傳單印刷成本的細節」嗎? 我可以為您整理一份不同尺寸、紙質的印刷報價參考,幫助您控制預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