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所有平面宣傳品中,海報無疑是最能抓住目光、迅速傳遞訊息的媒介。一張製作精良的海報,不僅是藝術的呈現,更是高效的商業宣傳工具。無論是新品上市、活動宣傳或資訊佈告,精準掌握海報印刷的規格與技巧,是確保宣傳效果成功的關鍵。
本文將詳細介紹海報印刷的四大決策環節:標準海報尺寸、海報材質選擇、印刷方式的比較,以及如何利用後加工提升質感與耐用度,助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選擇合適的尺寸與設定正確的解析度,是海報印刷品質的基礎。
海報印刷通常分為**標準尺寸(平版印刷)**與**大尺寸(大圖輸出)**兩大類。
| 海報尺寸名稱 | 規格 (約) | 適用情境 |
| A2 / G2K | 420 x 594 mm | 店面櫥窗、小型佈告欄、公車車體廣告。 |
| A1 / G1K | 594 x 840 mm | 展覽活動、電影院宣傳、人潮較多的牆面。 |
| 全開 / 1K | 770 x 1080 mm | 大型展覽主視覺、戶外大型廣告牌。 |
小尺寸海報 (A2/A1):建議解析度為 300 dpi,以確保近距離觀看時圖文的清晰度。
大圖輸出 (超過 A1):由於觀看距離較遠,解析度可設定在 100 dpi 到 150 dpi 即可,過高的 dpi 反而會造成檔案過大,增加印刷成本。
色彩模式:所有印刷品皆需採用 CMYK 模式。
海報材質是影響視覺效果、手感和耐用度的關鍵因素。
此類材質適用於不需要防水、短期使用的宣傳品。
銅版紙 (Glossy):表面光滑亮面,印刷色彩鮮豔飽和,是成本最低、最常見的海報材質。
常用磅數:100g~150g。
雪銅紙 (Matte):表面柔白霧面,不反光、易於閱讀,印刷質感較沉穩細膩。
常用磅數:150g。
銅西卡:紙質較厚挺,不易捲曲變形,適合用於需要較佳手感的精品海報。
常用磅數:200g~300g。
戶外或需長期使用、防水抗撕裂的場合,則必須選擇大圖輸出的專用材質。
PP 合成紙 (Polypropylene):最常見的防水海報材質,具有抗撕裂、防潑水特性,通常需搭配上膜處理。
PVC 背膠/貼紙:具備背膠,可用於貼在玻璃、牆面等,防水性極佳,適合戶外燈箱或高遮蔽需求。
帆布/布條:常用於選舉廣告、攤位頂棚等,耐候性最佳,尺寸不受限。
後加工是確保海報經久耐用、提升海報設計質感的重要步驟。
這是室內海報印刷最常見的後加工,能有效延長海報壽命。
| 上膜類型 | 效果呈現 | 功能優勢 |
| 亮膜 | 表面高反光,色彩鮮豔度提升。 | 防污、防潑水、視覺衝擊力強,適合商業廣告。 |
| 霧膜 | 表面柔和霧面,低反光。 | 質感高雅、不易留下指紋、防刮性佳,適合藝術展示。 |
局部上光 (Spot UV):僅在特定圖文區域上亮光,與霧面底色形成質感對比。
燙金/燙銀:利用金屬箔片呈現Logo或標題的閃耀效果,適用於高端活動邀請函式海報。
海報印刷的印刷成本主要取決於尺寸、數量和材質。
尺寸與印刷方式:
A2/A1:若印製數量大,選擇「合版印刷」單價最低。
大尺寸:只能選擇「大圖輸出」,價格通常以「才數」(即 30 x 30 cm)計算。
材質與耐用性:
短期使用:選用低磅數銅版紙(如 100g),成本最低。
長期使用:必須選擇 PP 合成紙並搭配上霧膜或上亮膜,雖然單價高,但能避免頻繁更換的費用。
總結來說,成功的海報印刷始於對需求環境的判斷。確定海報用途(室內/室外)、觀看距離(影響尺寸與解析度),再選擇最符合預算與設計理念的海報材質和後加工工藝,您的宣傳效果將事半功倍!